城市观察
中信集团原董事长、中信基金会理事长孔丹:大数据与人才精细化 管理
2018-05-17

   

  摘选自《大数据与大国人才精细化管理》一书的序言


  新的产业、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等不断创造出新供给和新的生产组织形态,对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产业升级中,需要研究新经济与互联网等创新方式以及人才选择方式,利用大数据资源、手段,搭建立体化人才的流动平台和网络,精准对接供给需求,创新大国人才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胸中有数 ”是毛泽东同志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提倡的重要工作方法,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作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做好工作方案,情况要摸清,搞清楚现状是什么,深入调查研究,搞好基础数据测算,善于解剖麻雀,把实际情况摸准摸透,胸中有数,有的放矢。当前大数据与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运行模式,同时,也促使国家治理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大数据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与创新要素,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政府相继推动的 “精准治理体系 ” “智慧决策系统 ”“阳光政务平台 ”,都是通过运用大数据进行更加科学的决策,增强了决策的精准性、预见性,提升了公共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

“胸中有数 ”是“发展有术 ”的前提和保证。利用数据准确评估各种因素,从而进行最优决策,数据成为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科学的认识建立在定量分析之上,对情况一清二楚,看问题入木三分,大数据时代,谁拥有数据,谁就拥有未来。数据代表精确度,这是马克思主义质量互变规律的基础。数据分析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有助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减少实践的盲目性。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要减少靠感觉、凭经验解决问题。领导干部无论经验多么丰富,从科学决策的角度,都必须加强调查研究,必须用数据进行科学决策。科学监测、系统测度、把握规律,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和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当前制约人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信息不对称,供给与需求不对接、不匹配。本书立足于大数据与人才相结合的视角,研究包括就业导向的包容性增长、宏观经济与就业关联、就业的宏观影响因素、劳动力市场统计监测、劳动力供求搜寻匹配、创新驱动与就业结构演变、互联网招聘与舆情监测等,从国际到国内,从政府到基层,从产业到企业,形成了系统化精细化的人才服务体系,有助于畅通人才流动的通道和网络,将劳动和智慧汇聚成中国发展的新动能。

大数据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作者谷彬同志是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高级经济师,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曾获得国家统计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和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他也是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的青年研究员,长期开展人力资源大数据研究,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谷彬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如何应用大数据来弥补传统统计调查的不足;如何提高基础数据质量,为劳动就业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应用探索新路,以便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新经济劳动就业与人力资源的发展变化情况。

中国经济形势发生的重要阶段性变化,给中国经济宏观调控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运行更加复杂,政府宏观决策对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劳动力就业数据的变化是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依据。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的模式和规律。谷彬重点探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催生出一大批新兴产业,由此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性的差别将被快速拉大,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人力资源结构与就业市场需求出现高度不匹配,产生各种结构性失业,而结构性失业被视为失业中的 “硬核 ”,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顽疾。作者通过对多种大数据资源整合、考察和分析,在劳动力市场供求和结构性矛盾基础上,提出了如何解决当前结构性失业治理的新思路。

新的产业、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等不断创造出新供给和新的生产组织形态,对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产业升级中,需要研究新经济与互联网等创新方式以及人才选择方式,利用大数据资源、手段,搭建立体化人才的流动平台和网络,精准对接供给需求,创新大国人才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本书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第一,非制造业的就业影响因素更加复杂,波动更高,在服务业上升为第一大产业的背景下,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应保持平稳性和持续性;第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促进人才供求匹配应更多在供给侧发力,提高教育体系与劳动力市场的有效对接,更好地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第三,打造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一体化人才服务体系,加强事先预警、事中监测、事后跟踪,促进人才优化配置与有序成长,避免人才拥堵和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