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活动 2017年度
茅明睿:人本数据支持下的北京老城复兴
2018-09-10


  我一直在研究怎么用数据研究城市。我讲的话题是城市IP如何影响人的行为,或者如何通过观测人的行为探索在城市运营中使用IP。

  城市IP常常是城市文化的代言,而城市文化最集中的区域就是老城区。在中国各个老城区中IP最丰富的应该是北京老城,我们就以北京老城复兴为例谈谈怎么运营城市IP。


大数据与老城复兴的关系

  数据是人的行为数据。说大数据的时候,大家脑海中会出现很多不太清晰的场景,常有人问大数据和城市复兴有什么关系,和老城有什么关系,需要明确三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叫感知,即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当中所出现知觉的反应。比如对于城市的感知包括对于物体的感知,人的感知,行为的感知,感知的核心是通过观测将实体空间进行数据化。

  第二个概念叫认知,认知是人脑对信息的加工过程,进一步对人、物、心理进行认知。我们可以认知事物的特征,事物的规律,事物的发展趋势。认知的核心是理解和判断,是我们通过对感知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信息化的过程。

  第三个概念叫干预,即基于认知所做出来的响应。我们讲数据和城市运营的关系,大数据的概念并不直接干预我们的城市运营,而是通过增加我们对于城市和人的感知和认知能力来间接实现对城市的干预。



  这是北京一个老城更新的案例,这个案例是合作者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一个课程设计,这个案例研究了北京重要的IP地址:北京的五道营胡同,一个过于商业化的地方。在这个区域当中,清华大学的学生使用两类数据实现对城市的感知,一类数据是图片,将这个街道拍摄大量的照片,以及使用的街景;二类数据是人工感知,包括这条街上步行者的行为,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感知,首先感知建筑环境,包括沿街的特征,建筑的材质和色彩、建筑的尺度,等等。

  感知后,他们做了一系列的认知,如对步行行为的认知,即通过跟踪行人、识别行人在这条街上的时间地点和轨迹,看看他们在不同建筑前有没有观望或者驻足停留,从而获得对于环境的深度认知。结果通过收集街景的数据,对街景图象进行深度学习,提取一系列的特征,从而形成了建筑空间要素的分布。

  接下来通过人的步行行为开始研究,如每个人走到一个地方时就会对周边产生反馈,有些人会看或停下来观望,进行人的行为量化之后可以看到怎么吸引访客,看到了每个建筑所吸引周边的步行者停留频次。我们通过数据建模来研究建筑要素风格和空间如何影响人的行为。

  通过感知和认知后我们得到了一个建模结果,即在所有要素当中,现代建筑风格和传统建筑风格的碰撞,对群众吸引力是最大的,接下来是纯中式传统建筑风格,最后是现代的商业要素,这样我们就知道了建筑环境如何影响到人。

  做这些的意义何在?我们过去面对老城复兴时不知怎么做,传统一些,或是更现代一点,还是不需要太商业,等等。北京的历史街区在风貌提升过程中,常常面对这样的问题:如何去做建筑风貌,如何设计过渡空间,如何提升步行体验,如何实现这个城市的基调与个体区域间的个性关系,如何将传统和现代融合,等等。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通过数据观察,可以知道如何在城市IP地址实现精细化城市运营、城市治理或城市设计。通过这样一个流程,通过对城市的感知,认知以及深度认知,实现我们的干预。我们的感知包括行为空间,建筑、街道、设施环境还有行为的主体——人或者车,也包括刚才说通过人调查、跟踪以外还有其他感知手段,比如手机,通过手机信令、红外、磁感还有文本等。


人本数据观测在重要活动中的应用



  2016年北京设计周举办期间我们也做过人本观测项目,其中一个区域每年国际设计周都接待非常多的访客。这个区域布置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如蓝色的WIFI探知,红色红外传感器,绿色摄像头,不同传感器可以起到不同的功能。通过这些方式来实现空间的认知,比如场所的类型,场所的特征,访客的结构。同时也对行为有些认知,如什么样的访客,在什么位置,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行为,以及此时此刻他们的情感,此外还有这个地方的影响力,它的热度、关注者以及关键词。

  面对不同认知任务有一系列的感知方法,我们将这些感知方法进行性能和功能的计算,如人肉大数据,传感器方法,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去做,这叫做社会感知,有不同感知对象。什么东西可以用来选人,什么东西可以识别人的行为、情感,以及成本和性能,从而形成一个针对城市感知的一个方法论的整合。通过这个区域的感知和认知,形成了人本观测。

  具体到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每天每小时来到设计周参加某个活动的人从什么地方来,每小时每天客流量是多少,此外性别、年龄、兴趣爱好、使用的手机都可以有所了解。除了这些基本认知以外,还可以通过图象识别来到我们场所的人的情绪,设计周前针对这个街道已经开始了情绪观测,发现在设计周活动之前,这条街上一部分人面无表情,而在非常多展览开展之后,喜悦度提升到23%。从而研究一个场所注入、运营文化内容后与没有IP的地方相比,访客的喜悦度产生多大的差异。

除此之外分析场所的影响力,同样是借助国家设计周的影响力,2015年之后可以自己产生一个新的波峰,即设计周的参与者通过参加活动得到了影响力的培育和提升,就不再需要搭设计周的车。


运营城市需要深度认知

为什么在城市运营当中研究这样一些传统的搞建筑,搞规划的人不关注的事情?老城更新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很多年来,老城更新、旧城改造,使用获得资金实现空间改造,再去购买城市的服务内容的模式。而现在更多我们地倡导城市有机更新,避免大拆大建,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两个新的东西,一个叫做内容,一个叫做影响力,通过城市内容的运营实现影响力提升,进一步产生现金流,这就是城市运营的故事。

  过去我们依赖公共空间改造变现,或者出让城市空间实现城市更新,现在则不同。我们需要通过深度认知了解如何运营城市,我们要认知的是城市的品质,街道和场所的风格、内容、活力、情感和影响力,通过他们来评估老城的活动,内容价值和更新效果,从而优化招商和设计。

  那么如何干预、策划活动,招募什么样的内容,如何运作影响力,注入怎样的功能,怎么组织客流,怎么设计空间……为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做了更广泛的老城IP地址观测,在这次选择中把北京旧城IP地址一网打尽,对这些区域做了完整的观测,布设了大量传感器,覆盖室内和室外。如白塔寺门口的菜市场,朝阳门的史家胡同等。

  对IP活力整体的认知,不同展区在设计周开幕以来的变化,可以通过微信指数进行了解,每个展区通过媒体运营影响力每天都存在波动。我们将设计周期间不同的IP地址设了一些监测点,足够看到每个区域的特征了,包括每个展区,每天,每个小时客流量怎么样。

  通过整体来看,每个展区客流的到访行为完全不同,最典型是大栅栏,参加设计周的人不在乎这里做什么,而是看重这个场所本身,这些人想:“我到这里来就一定会好玩”,所以这里每天有非常稳定的客流曲线,与这里运营的内容或者特定内容没有关系;再如什刹海,有的(地区)客流量特别高,有的特别低,这意味着场所运营不同内容会产生不同影响力。

  在白塔寺我们发现了几个大的高峰期,也知道高峰期是什么活动导致,比如第一次高峰来自于财新世界说的活动,依次还有三次类似活动;同样研究了史家胡同,带来影响力最大的是博物馆做的城市更新当中的社区营造活动,其次是刺绣活动,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知道不同的活动为地区带来什么变化,以及吸引了什么样的人。


多种监测方式提升城市运营

我们还有其他的监测,比如舆情,什刹海区域作为一个重要的IP地址,我们很关注自媒体的传播,什么样的人关注这个区域,这可以帮助我们运营城市。



  猜猜“十一”期间什刹海区域或者什刹海这个概念最吸引网民问的问题是什么?很多人以为网民会问什刹海有什么展览或者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不是的,最多的问题是什刹海怎么读。同样现象还出现在了大栅栏。因此,我们发现2016年什刹海运营偏向建筑创作,偏向设计,而2017年变成内容主题,比如酒店、民宿、展览、大数据等。

  我们针对什刹海每个展区实现人流到访量的监测,停留时间的监测,去了解不同院落,不同老城空间开展不同的活动,对于访客的黏性是什么样子。如西海西沿10号,因为有活动所以这里的人较多,我们通过精细化的数据观测、了解举行不同活动,如何影响人的到访和停留。

  除此之外还有面状的监测,如什刹海区域在设计周期间每天的访客在什么区域停留,每天客流的进出,这样就可以围绕设计周出一个报告。同时,传感器也是持续工作的,为什刹海的运营商开发了这样一个人本观测的大数据平台,每天都向他去汇报,每天有什么活动,在每个小时带来什么客流,以及客流走向,客流反馈的画像,当然我们还可以记录这个地方的环境,比如这里降水量、雾霾情况,雾霾之后客流量没有下降,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观测。

  大数据只是一个间接手段,关键在于我们怎么看待和运用它,有很多开发商找过我,问能不能做大数据。我每次都会问三个问题,第一有没有数据资产,第二愿不愿意为数据资产承担新的成本,第三愿不愿意相信数据给你的结论。

(本文内容根据作者在“2017中国城市运营论坛”发言整理,未经作者审阅。图片来源于中国城市运营联盟、搜狐网、新浪网等。)


人物简介:

茅明睿

北京城市实验室(BCL)执行主任

茅明睿先生是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云平台创新中心秘书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委会副秘书长,北京城市实验室联合创始人。

茅明睿先生在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规划新技术创新工作,近年来专注于基于定量城市研究方法的城市治理实践,于2016年创办了城市象限,组建了一支由多学科背景构成的城市数据科学团队,利用数据科学支持城市规划、运营和治理。2016年来率团队参与了北京通州副中心总体规划、雄安规划等国内重大项目,并负责了回龙观天通苑社会治理与品质提升的“回天有数”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