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活动 2017年度
刘泓志:从应对城市问题到创造城市IP
2018-09-10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问题的城市,也是生活在一个有机会创造故事的城市。先从城市性格开始,城市性格来源于城市的生活故事;生活故事的产生需要空间的场景;城市的故事很重要的来源是每天存在的各种问题;创意设计可以在应对很多城市问题的同时,思考并创造出城市IP 。讨论这些是想探讨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城市充斥了很多的“硬件”来标志出城市的成长与成就,但是经营着城市情感与特质的“软件”却因不容易触及或得不到立即的产出而被遗忘。未来我们应该如何挖掘更重要的感性资产,经营这座看不见却最真实的城市?


城市性格


巴黎

  很多城市都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耶路撒冷是宗教之城;新加坡建国历程艰辛,时间不是很长,但整个国家充满了建国的精神;维也纳是音乐之都;北京是政治之城;牛津是学术之城;米兰是时尚之都;巴黎非常浪漫;底特律尽管现在的汽车工业有了变化,但依旧是城市品牌;柏林有柏林墙,曾经东西隔开,它的倒塌代表着不同历史与生活形态之间文化包容度的建立;拉斯维加斯给人以追求梦想的机会;威尼斯的城市性格建立在与水深刻的依存;罗马是史诗之城,每座建筑都留存着这个城市从古至今的生活故事与场景。


城市空间


苏州古典园林

  城市性格通过城市生活而体现,也刻画在承载着城市生活的公共空间,很多城市都有着极具故事性的公共场景。这些城市空间因承载着生活故事与生活特质而众所周知,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纽约时代广场虽然小甚至功能上是车流通道,但代表纽约形象;英国伦敦是非常著名的商业街——牛津街,为城市生活写下重要一笔;罗马有西班牙广场;布达佩斯的中央大市场代表城市重要的生活文化;莫斯科的红场,它的政治意义带来比物理空间更清楚的标志性;意大利锡耶纳的市政广场,节庆时期举办赛马会,平时更是城市的精神中心;哥本哈根是新港;首尔是清溪川。城市IP还有其他的空间表现形式,比如布拉格的查理士大桥;新加坡的克拉克码头;苏州的古典园林,等等,这些公共空间都因为承载了独特的故事,成了比地标建筑更有说服力的城市代言。


城市问题

  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与意义值得我们思考。城市发展通常面临哪些问题,在中国该如何理解与应对这些问题?

  第一,发展驱动的问题。中国城市多年快速发展,通常由开发,更准确地讲是由房地产开发主导一个城市的发展,其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从量的发展转变为质的成长。我们的城市为了走向成熟,接下来需要面对的是跳脱单一的开发者利益驱动力,不是简单地打造现代城市风貌与风景线,而是选择用什么方式来回答市民生活的问题。

  第二,建立格局的问题。长久以来,城市格局的支配方式一直是自上而下形成的,也就是权力支配了格局。试想我们的城市驱动力能由下而上,通过我们的生活需求创造出来,那么我们就有机会通过城市空间来赋予权力,表达权力,也就是让城市生活与性格创造城市格局。忽略了自下而上的力量,城市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形式驱逐场所,重视硬件却忽视了软件。我们拥有华丽的、标志性的建筑,追逐高耸的天际线,但这些建筑所容纳,所鼓励,所激活的活动却非常有限、造成城市文明与性格发展的滞后。

  第三,空间内涵的问题。通常我们创造了城市空间,但忽视了空间的意义及其所包容的生活事件;其次,城市的发展建立在土地却忽视了土地的特质,成为交易的一种产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忘记了城市与土地必须建立的感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再者是我们对人文内涵理解不够、感知困难,触及不到它的价值,总要通过商业来包装人文,让人文成为可消费的产品内容,才形成了生活中的价值。城市承载了丰富的生活智慧与人文资产,它就像是一本没有页码的书,我们每天都随意翻看,但其实已经忘了如何阅读。

  第四,延续城市记忆的问题。我们有梦想、追求梦想,但在追求的过程中常常忘却了城市的过去。中国城市一路超赶发展,不断引进国际经验,但无论是设计师还是设计理念本身,都面临国际经验如何延续本土记忆的难题,与其说是规划设计中的民族自信问题,不如说是流失对生活记忆的珍惜与尊重。城市记忆不只感受过去,也走向未来。人们渴望走向大城市、好城市,但最后选择留下来的原因只有一个:城市的过去与现在让他们看得到想要的未来。太多城市求快发展只看当下,不只忽略了过去的记忆,也掠夺未来的、属于下一代资源,亟待修复的是城市伦理与生活感情的断裂。

  第五,设计如何写下城市故事。探寻城市的身世,延续每个时代的痕迹,也探索未来的追求,这个过程是每个城市独特的内容。设计不只是解决当下问题,更拥有创造故事的能力。我一直认为好的设计可以留住城市记忆,也延续城市故事。每个城市设计都为他的故事创造场景,改变生活并加入情节,创意设计的背后如果充满可传递的讯息,设计就不只是解决问题工具,而是活生生的场景与剧本,挖掘并引领动人的城市故事。


用设计书写城市

  城市遭遇的问题恰恰应是城市最深刻的内容,如果我们好好思考这些问题,运用有创意的设计,就一定有办法写出这个城市的故事,这也是打造城市IP最重要的基础。我将从不同视角分享用设计书写城市故事的案例。

纽约中央公园:运营公共空间创造价值


纽约中央公园

  纽约中央公园已经是纽约作为全球城市的重要空间标志。但从1851年建成后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央公园这样一个经典的景观设计都在很萧条的状态。萧条的原因不是设计品质,而是运营。由于经费的问题,中央公园缺乏足够持续吸引人使用的必要维护。直到1980年,一个非营利组织接手了中央公园的运营,将中央公园划分了多个分区,每个分区都设有专责的园艺师,缺乏的经费通过募款的方式成功获得,这些经费大多来自中央公园十分钟步行可到距离区域的居民,纽约中央公园的成功运营开启了房地产、公共空间和城市资产等价值链建立的先例。如今的中央公园作为一个非建筑地标的开放空间已经成为纽约都会地标的关键代表,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中心区占领着广袤的土地,从来没有人质疑土地资源的浪费。


墨尔本市中心区:路网小巷释放城市活力


墨尔本市中心街区

  想象一下,在墨尔本市中心区这个最重要的区域,一块公共空间,一块绿地或广场都没有。墨尔本市中心的空心化程度一度很严重,居住于市中心的居民总数最低下降到2000人。后来,墨尔本当地规划局通过十年的努力,对没有一块开放空间的市中心区把街道视为主角进行了重塑。人性尺度的小巷成为最精彩的生活网络,他们被主动地一条条开辟出来,将车道和步道、商业和生活串在一起。现在这个区域,有著名的餐厅街、有涂鸦墙,有室内商店廊道。通过活力提升为目的的设计,最次要的街道成为城市最重要的标志与公共资产,成为城市故事的场景也是主角。


赫尔辛基灯光节:光线展示城市新希望


赫尔辛基灯光节

  赫尔辛基灯光节是城市创新的典型案例。赫尔辛基因纬度很高是黑夜最长的大城市之一,也曾经是季节性忧郁症与自杀率最高的城市之一。而这个城市设计的活动正是在黑夜最长的时候举行灯光节,这一活动吸引了全世界设计师到这个城市展现闪亮的创意,为他最黑暗的时候带来了对光明的期待。灯光节作为城市设计的一种方式可以不以土地为载体,不需要大型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设计的目的针对着个城市最核心的痛点。现在全球十大灯光节包括阿姆斯特丹的埃因霍温灯光节都来自这个城市的成功创意。赫尔辛基灯光节一直给我以非常重要的鼓励:我们用创意在创造城市时方法是多元的,创意更没有边界,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深入城市的生活,创造骄傲与自信。


绵阳安县雎水踩桥会:深刻理解城市文化和信仰



绵阳安县雎水踩桥会


  回头看看中国的视角。每年的3月18日,四川绵阳安县的雎水镇都会举办踩桥会,活动吸引的人越来越多。根据习俗,每个人走过桥的时候做四件事情:“踩三下,抛衣服,丢药钱,拜干爹”,可以保证过桥后这一年内身体健康、丰衣足食,有贵人相助,所以参加活动的人群争先恐后。汶川大地震后桥损重修,这个活动的规模也扩大到三天,到2014年参与人数已经超过40万。桥梁的设计或是尺度在吸引人群的角度上已经不是关键,而是文化上渴求平安发达的民间追求。无论是桥上的抛出多余的衣服,还是桥下的捡起的是看病的钱,都吸引着大量的人群,这蕴含更深刻与复杂的文化理解,帮助我们衡量创意设计如何指向人心,写下故事。


福州三坊七巷改造:城市的痕迹和记忆是连续的



福州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一直是福州的文化核心,历代达官贵人集居之地。2005年政府从香港开发商手中高价买回才进行保护性的改造。如何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关键议题之一是,三坊七巷经历不同时代的发展,应该重点保留哪个时代的特色?比较有启示性的结论是,重点不在论证哪段时代的建筑特色最具代表性,而是应该保留三坊七巷历经各时代留存下来的各种风格。一个城市里面的痕迹和记忆是连续的,因此我们为城市进行的设计,一方面在延续过去这种记忆,另方面在为未来于当下创造继续的记忆,代表这个时代的人们对城市文明的尊重与责任。


伦敦奥运会场馆:百年最大的城市更新



  2002年,AECOM做伦敦奥运会场馆的规划,面临着很大挑战。因为伦敦此时已经不是第一次申办奥运会,所以此次申办时大部分伦敦市民都认为这一举动是劳民伤财。为此,我们同伦敦发展署一起工作,从选址到执行,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这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奥运规划,而是百年来城市更新的最大机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定位才产生了核心的理念与最后的做法:先为后奥运做好城市发展规划,再为奥运赛事需要做调整;奥运会经费的70%用于城市更新,30%才用于对奥运的直接投入。

  在场馆选址上,奥运主场馆的位置选在距离伦敦市区很近,但污染最严重,交通最不发达的下利亚谷区,伦敦奥运规划的目标不是吸引多少游客,而是希望通过奥运会的一次性投入解决伦敦几十年没有办法解决的城市问题。经过规划,从奥运场馆所在地到市中心的车程从半小时缩短到7分钟,到机场的车程从一个多小时甚至两小时缩短到45分钟。先有城市更新目标再借力奥运规划,这是很重要的概念,即先为奥运后做好规划,再为奥运期间的赛事做调整。在规划设计时我们知道长久规模是多少,暂时规模是多少,暂时规模就采取临时的方法去设计,大量节约后奥运运营成本。

  这个案例还体现了城市IP、城市品牌的重要性,从奥运场馆建成以后,伦敦作为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受欢迎程度从原来十名内升到第一名,连续三年,良好的城市规划和设计也为伦敦创造了更好的整体旅游品牌。


哥本哈根:城市危机带来新机遇



  从生活文化角度来讲,哥本哈根是我最喜欢的城市之一,比如新港就非常有IP形象感和品牌感。今天我想说的案例是绿色出行,和很多国家一样,哥本哈根原来非常依赖汽车,但在半个世纪之前的石油危机,导致市民没有钱开车了。为了使市民自发响应骑自行车,政府在城市内创造来了非常完善的自行车系统,到如今骑行已经成为哥本哈根生活一部分,没有任何强制政策要求市民一定要骑自行车,但在哥本哈根即使到了冬天下雪时仍有30%的人骑行上路,这已成为城市生活的文化,但这种文化的形成和塑造其实来源于城市危机,来源于这个城市曾面临的大问题。

  现在哥本哈根发展了第一个自行车高速公路,并组织了“绿波计划”,通过感应保证人们的自行车能够在车流连续的状况下尽量减少停留。反观我们的城市,实行的规划常常是让车顺利地开,行人等候;而哥本哈根则是自行车最优先,越方便就促使越多人骑自行车。


苏州金鸡湖:城市设计带来的环境治理



  苏州金鸡湖是我们正在经营的项目,这个案例体现了城市设计对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在最初规划项目时,我们坚持两点,第一是好的环境要保护,我们建议亲水,将商业带到水岸以活动效益建立保护的经济基础;第二引进湿地。当时引来一片质疑声浪,因为十几年前湿地被认为不美观又养蚊蝇,没有外来观赏性物种,在当时不是所谓的景观。坚持到现在,可以看到我们在不停增加新的湿地用于自然废水的处理。一方面,原来我们突破最大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为了习以为常的概念,这才是我们做城市设计最大的成就;另一方面,我们希望过去做的设计到今天仍能被大家认为是健康的,不存在丝毫问题,这才是为这个城市做的更大的贡献。


注重城市IP的故事属性

  城市属性和IP属性之间有哪些共性和差异性?其中有着非常有趣的对应:城市谈资源,IP要讲内容;城市要谈物产,IP产生资产;还有生产和溢价、供给和消费的对应关系;城市谈特质,IP谈特征;城市谈活力,IP谈热度。城市IP的市场在哪里,谁来消费,如何创造这种溢价?应对城市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些满足解决城市问题的底线要求,用创意设计的方法,进行优化和转化,载体可能是公共空间,可能是基础设施,也可能是我们的城市运营机制,最后创造出IP。更重要的是将一件本来就要做的事情创造出无限价值。设计不仅解决问题,更是写下一个故事,IP也有着鲜明的故事属性,而不只是一个产品或者非常直观的表象。

  每个城市都要用自己的生活创造故事,所以不会被取代。我们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面临的问题是:不停给剧本,不停念台词,而且千篇一律,忘了挖掘这个城市生活里面的本质,即那些可能很平凡,但却很生动的属于这个城市的内容。我希望每个城市通过创意设计写出独到的故事,把一个有故事的城市变成一个自己会说故事的城市。

(图片由AECOM和中国城市运营联盟提供。)


刘泓志,AECOM集团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战略与发展负责人

  刘泓志先生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城市及建筑设计硕士学位。在近三十年的专业生涯中他高度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创造与改造,致力于创新性的跨界整合设计方法,遍及全球的项目阅历与深度的实务经验使他精于掌握城市发展的关键课题,并能通过国际视野与本土经验为城市环境与社区生活创造可持续的文化品质。他在城市设计中持续推进的创新领域包括城市文化与品牌规划、基础设施导向整合设计、城市核心竞争力与韧性指标评估体系、公共空间更新活化、城市行动策略等。

  刘泓志先生被任命为上海市2040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咨询专家, 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专家委员会资深专家,并参与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上海2040新一轮浦东新区整体规划,与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贯通设计概念的专家咨询与编制。刘先生为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综合方案副总规划师,近期并获北京青年周刊选为2017年度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