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动态 联盟资讯
儿童节听院士爷爷讲课!何镜堂自称“80后”,也想过儿童节
2019-06-03

      "读书报国,立德树人"、"勤奋、才能、人品和机遇对一个人很重要"、"人生不要怕输,输多了就会赢"......这些来自中国城市运营论坛荣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何镜堂的句句嘱托,被认认真真地记录在了同学们的小本子上。对他们来说,这个六一儿童节因为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而意义非凡。


何镜堂给学生们签名互动。


      6月1日,正值六一国际儿童节,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19名少先队员走进何镜堂工作室,为何镜堂戴上红领巾、汇报了自己一年的学习成果、献上亲手制作的建筑设计作品,并与院士面对面,谈理想论奋斗。

      据了解,这是东风东路小学连续第二年举办"我牵院士手 立下报国志"活动。校长彭娅表示:"对孩子的教育是感悟、体验式的,这样一堂思政课,通过浸润式的教育寓教于乐,让孩子印象深刻。"


工作室曾为原中山大学校舍

耗时十几年亲自改造、不改原貌


      1日上午,记者和东风东路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共同走进了位于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工作室。别看工作室占地面积不大,内部颇具设计感。


何镜堂给学生们介绍自己的作品。


      进门处巨大的照片墙上,上百张照片展示的是何镜堂和他的夫人李绮霞,与他们共同培育的莘莘学子。庭院中种植着黄皮、芒果、龙眼等各种果树,连接几栋小型建筑之间的不仅仅是石板路,还特别设计了几处嵌入式水池环绕其中,成群锦鲤游弋,阵阵鸟鸣、蝉鸣声环绕耳边,透露出宁静与雅致。


何镜堂讲述六栋古建筑改造的历史。


      参观中有细心的学生发现,工作室中有6栋古老的坡屋顶建筑与其他建筑相比别具一格。何镜堂院士告诉同学们,那是由1932年当时的中山大学校舍改造而来。据了解,何镜堂工作室所在地是原国立中山大学的校舍,六栋建筑都建设得比较早,由于当时的建筑标准低,加上广东雨水多,侵蚀严重,坡屋顶受损严重,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当时我们决定对这6栋历史建筑进行改造,前提是外形、设计、基本原貌都不能改变,我们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将它们变成了现在的工作室,此后在这里做研究、做设计、培养研究生,现在这里还成了一个科普基地。"何镜堂告诉学生们。


何镜堂介绍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在一间不大的展览室内,何镜堂还向学生们介绍了自己曾经参与设计的建筑作品。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深圳科学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江南大学、甚至就在身边的南越王墓博物馆......学生们讶于自己曾经见到的很多建筑,都是出自何镜堂院士之手。

      "你们能看得出中国的特色吗?"在世博会中国馆前,何镜堂问同学们。"红色!"有同学回答。何镜堂说:"大红色是主要元素,我们在屋顶花园中设计了九个岛,成为‘新九州清晏’景观,整个建筑外观是一个‘东方之冠’,是国家兴旺的标志。这些成果都是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创作的、能够代表这个时代的作品。"


小学生设计"未来的建筑",梦想做院士



      "何爷爷,这个设计你最喜欢一个呢?""嗯......我喜欢这个。""我也喜欢,因为这个部分是我建造的。"另一个另全场瞩目焦点,是两位五年级学生自己设计、并用乐高积木手动拼装而成的一个位于郊外的别墅建筑,这个作品被他们称之为"未来的建筑"。



何镜堂听小学生介绍自己亲手制作的“未来的建筑”。


普通别墅不同的是,这个别墅充满了低碳设计理念。据"小设计师"黄桂祥介绍:"房顶上的太阳能板可以吸收太阳能,并转化为电能供给家电,降低室内温度等;别墅还能依靠雷达进行网络全覆盖,没有它就不能上网冲浪啦。"此外,他们还在房子中设计了一些"小机关",比如"隐形开关"灯、盒子里的贺卡、家门口的雕塑等。



学生笔记。


      两位小学生告诉记者,这个"未来的建筑"没有图纸,完全是他们自己的创意,建设它的"材料",来源于之前的一个差点被废弃的乐高作品。谈及设计理念和创作初衷,"小设计师"黄桂祥表示:"我们主要设计的是创新建筑,盖一个普普通通的房子没有什么大的创新,就想到用科技来体现创新,同时还要让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



学生为何镜堂戴上红领巾。


      对于自己心目"未来的建筑"的样子,黄桂祥说:"不一定要特别的高大,我认为能够贴近自然,就像何镜堂爷爷的工作室一样,有树有水,能够给房主一种平和的心境。"另一位"小设计师"赵筠认为:"整个房子要很人性化,能够贴近人的需求,设计要适合不同的人群。"



学生送何镜堂手绘《聘书》。


      活动现场,有小学生向何镜堂院士发问:"何爷爷,您觉得以后我能向您一样成为一名伟大的院士吗?""未来,你比我更厉害!"何爷爷笑着回答。此外,东风东路小学的少先队员向何镜堂赠送了自己手绘的《聘书》、亲手制作的"未来的建筑"设计模型,何镜堂也在每一位同学的笔记本上写下期望与嘱托。


45岁起步奋斗

何镜堂自称80后,也想过儿童节


      现场有学生问何镜堂:"您印象过得最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是哪一次?"何镜堂说:"那就是今天了,我今年81岁了,也算是‘80后’,我也想跟着大孩子们一起过六一儿童节。"

      何镜堂告诉同学们,人生要立志,为国家、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将"勤奋、才能、人品、机遇"八个字,作为儿童节礼物送给了同学们。其中,人品的培养最为重要,要培养诚实、懂得关爱与感恩的心。



学生听何镜堂院士讲课。


      "至今,我的第一堂课都会跟我的学生说,‘学建筑、搞研究,首先在做人’。",何镜堂认为,建筑是以人为本的,检验一个建筑好不好,前提是能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现在强调的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关键就是满足人的需求。既要科学技术,也要将人与大自然融合。



何镜堂给学生们讲课。


      谈及自己的学术研究路,何镜堂说自己45岁才起步,之前我没有一篇文章、没有一个作品、没有获得过奖项,起步算是比较晚。"我把自己的人生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当你的追求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每个人情况不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二者结合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何镜堂说。


      同时,在面对挫折时要越挫越勇。他举例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取得的成功,当时其实是在全世界344个方案竞标中脱颖而出的。"我们的团队敢于参标,最后才得以中标。我告诉我的团队,不要怕输,输了之后要做好总结,输多了就会赢。"


      对于"人生",何镜堂告诉学生,其实人生会有很多"关",过好每一道关也很重要。"你们现在是学习关,要好好学习、打好基础;长大之后,要过‘社会关’、‘工作关’、‘人际关’......人的一生不会一帆风顺,但是艰苦的环境才能磨练人、造就人。"


打破"盆景式教育",让孩子"自然生长"


      东风东路小学校长彭娅告诉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现在很多孩子接受的都是"盆景式教育",也就是说,孩子教育的格局完全在人为的设计之中。"你把他怎么‘弯’他就怎么‘长’。我认为,这其中既要有我们的设计,更多的要有孩子自然的生长,但是这种‘自然生长’,是需要我们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同时还要明确做人的方向,明白‘为什么学习’,是为了祖国的强盛而不是仅仅为了分数而学习。"

      据了解,这是该校连续第二年举办"我牵院士手 立下报国志"活动。校长彭娅表示,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去年三月份启动了"院士进校园"活动,会定期请院士来到校园与同学进行交流。"对孩子的教育是感悟、体验式的,这种让思政教育通过浸润式的方式寓教于乐。有的家长告诉我们,孩子现在都不追歌星了,谈科学家、英雄模范,这就是我们要的教育的效果。"彭娅说。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赵方圆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赵方圆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赵方圆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编辑:温翔茵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张晓宜


声明:以上文章转自广州日报微信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