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动态 特别推荐
论坛专题|梁钦东:城市韧性、城市效益及城市人文是城市规划主导方向
2020-05-06


      2019年1210日,第三届中国城市运营论坛在上海金山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人文IP+城市运营:探索大都市圈时代的东方人文城市之路”,来自政、产、学、研界近300名嘉宾出席论坛,探索大都市圈时代的东方人文城市发展之路。中国城市运营论坛顾问委员,AECOM建筑与人居环境董事副总裁、大中华区景观设计总监梁钦东出席论坛并发表题为“韧性发展与滨海城市的规划运营”的主题演讲。


(以下内容根据梁钦东先生在“2019中国城市运营论坛”的演讲整理。)


      如何从“城市运营”角度出发来看城市的规划设计。首先,城市的营造是长期的动态过程。城市规划不是一锤子买卖,做完规划图就结束了,它是长期的过程。我们主张从“城市运营”角度出发,从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关注重点,建立实施路径图。从实施路径图外圈来看,主要关注的议题包括生态、社会、经济等综合因素;进到内圈,各因素又涉及经营、创造、传播等一些延伸议题,传播就是指新城市如何创造城市的名片的过程。在这三个议题之下,我们要考虑将城市韧性、城市效益及城市人文作为城市规划主导方向。如何将一个城市设计成韧性城市,要关注包括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等因素,现在极端气候非常多,暴雨、飓风、地震、突发事件、大型疫情传播都有可能对城市造成巨大影响。而城市效益重点要关注经济效益、交通效益、居住效益。城市人文是指要注重城市的文化及场所精神的塑造,城市应该是有温度的,为人服务的。要实现这些城市规划主导方向,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动态规划。规划不是一锤子买卖,不是做完总体规划就可以管城市二十年、甚至五十年的发展,可以有20年阶段性规划,但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进行调整,20年之后可能有重大调整。

      2.项目主导。未来在某些交通节点上的项目要成为主导。

      3.生态可持续建设。

      4.城市魅力,也是城市的名片、城市的特色、城市的文化。

       一个城市的发展,从总体规划、城市实施,到最后的落地,城市运营,有一系列工作需要完成。经济增长、城市特色、城市升级,最终都要通过开发运营来实现,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如何以最有效率、最符合投资效益的方式落地。从城市生长轴线来看,包括营城、造区、塑形,从城市开发轴线来看,包括城市功能、形象塑造、经营开发,针对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两个轴线有各自不同的工作内容和任务。实现全方位规划,最终还是需要从交通系统、生态环境、开放空间、行业发展、可持续共生、招商引资、项目特色等方面形成各自不同的工作轴,最后汇聚到中心变成全方位的规划,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成果。一个城市的发展,从城市愿景到项目研究、经济诉求、定位策略、概念规划、概念提升初步行动计划,一直到实施、物业销售和管理,都是需要规划设计单位认真考虑的。




      以城市行销导向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是指建立一个城市过程中,城市的文化名片、文化旅游这些因素如何在城市开发过程中起到撬动作用,在城市行销过程中如何把城市名片打响出去,要从国际认知、地景市容、市政交通设施条件、民俗风情、生活脉动、发展潜力等方面考虑,这些都是未来构成生活名片的一部分,是打造一个城市品牌需要关注的因素。在打造城市品牌过程中,如何形成一个愿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都是作为城市行销需要特别关注的。

      以事业计划为导向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指的就是产业规划,如何发展、发展基础是什么、城市机理是怎样的,从愿景到实践过程中需要明确几个问题:开发需求、开发定位、开发时序、开发主体、如何开发,这些问题完成的过程就是动态的过程,城市名片打造、城市运营等内容都涵盖在过程中。

      城市开发建设需求的服务路径,从战略方向到施工管理、交付执行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各种不同的行业参与城市开发,从一开始的土地拥有者到参与经济可行性评估发展顾问,到规划、建筑、设计、景观工程师如何参与,到未来的投资、开发和实施,最后法律、金融、会计等其他服务行业的参与和加入,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特别要关注的是如何结合经济分析建立城市发展策略,遵循从经济、产业、人口、用地规模几个方向不断的进行研究,而且这些研究是持续性的,不是做完本版规划就结束了。

      基础设施导向的城市规划与设计需重点关注,基础设施是非常重要的发展轴。我们认为,所谓的基础设施,不光是水暖电、交通、垃圾处理,还包含为社会生活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保障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除了包括传统的基础设施、交通邮电、供水供电,还包括商业服务、科研、开放空间、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和其他公共服务。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文化的基因,也是城市生活的病因,非常多的城市在基础设施发展上有明显不足,最终导致城市病,最终成为城市发展的诱因。

      基础设施是城市文化的基因,AECOM参与了通州副中心总体规划,规划基础非常清楚,重点就是做好基础设施,包括蓝绿基础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圈等。基础设施也是城市发展的诱因,在参与的2065年大伦敦区域的发展规划里,如何进行交通开发,包括新机场布点、轨道交通如何串联不同卫星城市、如何连接伦敦中心区等一系列的开发,都会为未来大伦敦市的总体开发打造一个基础。我们希望的是基础设施导向的城市发展与设计,IOD,最近提及比较多的TOD,都以交通基础设施引导的基础设施开发和城市开发。赫尔辛基就是通过城市名片营销,通过艺术节把城市影响力传播到全球,在冬天夜晚举办的灯光节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和游客,形成全球知名名片。在伦敦参与的基础设施三维数据库建设,包含地上地下各种基础设施动态数据。

      智慧城市导向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城市空间、交通生态、水环境、能源、城市其他基础设施的管理,都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智慧城市体系如何搭建、如何实施,这也是规划设计要全程参与的。




      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对城市规划设计有哪些影响?最近科学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过去一百年已经上升了十几公分,科学家估计,在未来五十年还会上升二十公分左右,甚至于更多。根据联合国研究,有一系列城市在未来会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其中包括世界级城市纽约、伦敦、上海。在中国也有类似的研究,中国的研究表明,海平面上升对中国城市影响是北面最重南面稍轻,影响最严重的城市是天津,影响比较轻的地区是港珠澳大湾区,上海也在城市名单当中,未来上海不可避免要遭受海平面上升的侵蚀,城市规划设计要关注这点可能产生的变化。

      旧金山在2012年就开始探究海平面上升在未来十年对城市的影响,当地的公共基础设施应该如何着眼预防可能产生的影响,AECOM也参与了此项工作。英国的布来克普耳,一个旅游小城镇,现在也已经开始考虑海堤建设如何与游客活动相结合。在大纽约地区,也一直在做类似的工作,由于飓风桑迪给纽约造成非常大的破坏,州政府、纽约市政府非常重视,一直在研究海平面上升可能带来的影响,研究飓风、暴雨这样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应该如何跟进和改造。

      我们还参与了布鲁克林的西南角片区的发展规划。有几个不同的议题,包括公共交通问题和开放空间的情况,探究未来的开发如何能更好体现社会服务的公平性,实现韧性和可持续开发。我们针对该区域从450万平方米总开发量到完全不开发,做了几个开发方案,这是一个动态开发,最终目标是开发450万平方米的整体建筑,但是不可能一次性到位,需要逐步推进。公共交通如何连接、未来土地使用情况、未来可能的开发密度、开发强度是怎样的,这些开发强度如何和地铁的实施、地铁站点的建设相结合都需要全面考虑。整体来讲,就是要把整个区域建设一个防洪设施,最后开发建设形成一个非常有韧性、能够适应未来发展、交通连接非常通畅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