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动态 特别推荐
论坛专题|张士谊:滨海城市空间的设计思考
2020-05-20


      2019年12月10日,第三届中国城市运营论坛在上海金山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人文IP+城市运营:探索大都市圈时代的东方人文城市之路”,来自政、产、学、研界近300名嘉宾出席论坛,探索大都市圈时代的东方人文城市发展之路。汇张思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士谊出席论坛并发表题为“实战文旅滨海岸线开发设计,从策划到落地-让你的诗与远方落地生根”的主题演讲。


(以下内容根据张士谊先生在“2019中国城市运营论坛”的演讲整理)



如何使滨海空间价值最大化

研究一


      如何做到滨海城市容积率最大化,同时滨海公共旅游属性最大化暨人气最大化?现在很多滨海开发非常热,特别在海南、三亚等地,他们的滨海开发非常具有自然属性和居住属性,价格很高。我们在思考是否可以将海岸变得更加公共、开放?

      以汕头市濠江区“黄金海岸”城市设计为例,该项目吸引了14组单位进行城市设计比选,思路基本为:沿海最低,离海远最高,从而获得沿海景观最大化的效果和直观感受。为了体现海岸线公共旅游的度假属性,体现滨海最大景观面的价值,我们采取了在滨海全部是高层的设计方式。

      具体的做法为:将高层底部设计为非常开放活跃的商业社区,而这种开放活跃的商业社区可以带活海滩,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思考。基于这样的设计,后部高层的住宅压力也完全被释放,同样可以享受到无敌海景,没有任何视觉干扰,同时巨大的内部空间可以做很多与潮汕相关的文化居住性质的开发。

      传统的前面低后面高的滨海开发设计获得的效果并不好,但是我们如果换一种思路,做到两边高中间低,不仅可以获得非常高的价值提升,更不会损失任何的视线。

       因此在滨海城市的空间打造上,一定要强调公共化。把不同类型的人集中吸引过来,商业打造起来,同时为了不牺牲滨海所具有的高价值属性,在商业的上面可以有居住性质,有高层公寓性质,通过复合开发,使人和商业和居住完美融合在一起,带动激活海岸发展。因此而产生的大量的空间可以考虑当地文化植入将文化与社区开发深度融合,无论是民族的还是世界的,各种文化通过这种方式都可以很好的融入。


研究二


       如何理解滨海项目的视线最大化?其实很简单。平地和山地不同,不同的形式,导致了选取不同的设计方式。通过不同户型的组合,可以做到户户观海,利用一些所谓的消极空间做车库以及地下室,同时可以高效的利用山间宅间通道做成步行通道以及机动车道。



研究三


       如何用城市设计的手法提高滨海空间价值?以汕头的“华侨文化金融商务区OCFBD城市设计”项目为例,这个项目面积约为30公顷,需要进行比较详细的深化城市设计,带动这块地未来的二期开发。那么,这块地最大价值是滨海,将土地价值最大化,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提升滨海价值并输送出去,输送到基地内部的同时还要做到价值的横向传输。为此,我们设计了非常活力的海岸,设计了很多海上生活、海上表演以及海上文旅设施,加强和海岸的纵向连接,把滨海的巨大的能量和价值输送到项目内。同时强调基地横向连接,打通城市的沿海界面活力非常重要。

       如何将创造好的活力以及动能传输到基地内部?可以开发具有生活活力的多重生活城市通廊,有一层、二层,二层可以沿着城市核心跑步。通过一系列设计可以将人和活力带入到城市设计中相对不太有利的城市广场当中,这是我们当时在城市设计中具有突破点的思考。


如何使每一个滨海地块做到价值最大化


研究一


      做地块承载力研究。在汕头的设计项目中,我们挑出两块地进一步做城市承载力研究,将两块地的面积、密度等硬性指标罗列出来进行推算,项目在不同地块上,在这种条件下会产生什么结果?可以推算出几种不同结果,通过寻找不同的案例,通过承载力模型与生活实际需求的对比,可以发现矛盾,从而进行另外选择并重新分析。这套分析方法虽然简单,但却实用,可以指导后面一系列深入的城市设计的研究。


研究二


       前期规划与后期城市设计的建筑设施联动。在很多项目中都存在一个断层,即规划是规划,建筑是建筑,由不同设计单位完成,这造成了很多不合理的断裂,例如规划师不太懂建筑,导致特别大的商业用地,最后到落地的时候发现,很多商业消化不掉;再如用地规模太小,想要做集中式无法成立。因此,在规划阶段,前期规划和后期城市设计建筑的联动越来越重要。

       例如,我们做一个小地块的城市设计研究,将这一地块提炼出来,把物理用地条件全部搞清楚,再开始做各种各样的推导模型,对各种各样推导模型一一进行否定,最后梳理出结合当地情况,不同条件,可以落地,可以实现的情况,最后把它梳理出实际最后建筑可以落地的条件,最后导入到实际的功能当中,这个阶段虽然没有真正进入到建筑设计阶段,但这个阶段已经开始思考后面建筑阶段所要思考的问题。例如与海景的关系、与风的关系、与太阳的关系,以及雨水收集等等能源方面的问题。



滨海城市空间的营造


研究一


      非常强调在一个滨海城市的营造当中,注重道路与交叉口营造。在“山水六旗度假村”的改造中,我们在做整体规划以及过渡到城市设计过程中,对道路、交叉节点、道路交叉口等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梳理出很多在这个项目当中重要的道路,以及我们认为非常具有必要重点打造的节点。第一个节点是如何打造乐园的第一个印象,这些节点打造与道路打造,与如何将人们很好地吸引带入到项目,带入到未来城市当中息息相关,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节点是转折点,在转折节点里需要加强左右地块的联系,因此设计了非常动感的桥,可以把人们导入到地块两侧;第三个节点是进入到交通中心,如何打造地块中心的节点,这也是强调人和交通的联系,无论车行还是人行,都要考虑未来商业以及未来交通中心的横向连接。


研究二


      海塘的营造。以我们设计的一个海塘项目为例,长4.3公里,我们希望海堤的功能不仅是防洪、拦水的工具,更是可以变成人们可以停留、驻足玩耍的公园。因此我们对剖面进行了改变,设计了两层,希望它是缓坡,人可以躺在上面、可以走在上面,可以有非常丰富的观景平台以及人活动空间和交流空间,从开始规划阶段,我们在设想设计的是大公园,可以让人们不花钱随时来这里聚会、聊天、玩耍的地方。我们设计了一座桥通向,并在海堤周边做了很多和文化活动相关的内水活动,坐在堤上的人可以和文化发生非常好的互动。整个海堤非常长,在后期比较深入的设计阶段,我们在设计中希望能够将休闲引入、运动引入,将现代的涂鸦艺术引入到城市生活中,将现代的艺术引入到海堤当中,乃至一些商业活动可以引入到海堤上。

      虽然这一设计被海事局否定了,但我们在设计中可以让海堤变得更具生活性,在不影响安全前提下,变得更可爱,和市民融为一体。


研究三


      标志性建筑的营造,建筑不仅需要是漂亮的,更要给城市带来更多连接,更多人气,更多价值。在海堤的设计中,我们发现建筑、海堤和其他部分是割裂的。因此,我们设计的第一点就是将建筑和桥与海堤联系起来,同时也是将周边功能复合起来、联合起来。

      再如针对山水六旗度假村的建筑设计,我们做了很多投标,经过三轮投标我们的方案脱颖而出,这是因为设计一是有概念,结合六旗主题概念,采用扭转的形式;二是有很重要的连接,在追求性价比的同时又能够有很强的冲击力,这是项目被选出并落地的原因。

      希望通过分享的案例为大家未来的各种项目带来启发,帮助大家的梦想进一步落地。